书架
我真是大昏君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二十六章 学习仿制,辽民安置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称赞,笑着对众臣说道:“明日京郊演示火器,众卿有暇便都去观看。要制服东虏,非犀利火器不可。”

  别人都笑着点头,唯有毕自肃迟疑了一下,拱手奏道:“明日有科道官员入京,微臣恐难以抽身。”

  朱由校暗自翻了下眼睛,可也没太生气,反正这军器对毕自肃来说,根本就没啥关系,不去也罢。

  “有暇便去,若公务繁忙,不去亦可。”朱由校大度地摆了摆手,说道:“众卿若无他事,今天就到这儿吧!”

  孙承宗等人起身施礼告退,能与万岁坐而论政,这是多大的圣眷恩宠?

  而圣上越是礼遇,越是期盼殷殷,就更让人感到肩上的重担。都是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,谁又能不忠心尽责?

  ……………….

  流民,终明一朝都存在。到了明朝中后期更是常见,并不是小冰河期来临后的产物。

  天灾,失去土地,不堪赋税劳役,这些都是流民产生的原因所在。

  而在明朝,还不专指这些,凡是没有土地的都可称之为流民。比如城市手工业者等等。

  但从天启二年正月开始,几十万辽民便成了流民的代表。拖家带口,推车挑担,过了山海关,涌入了北直隶各州府县。

  尽管朝廷早就给各州府县下了命令,开仓赈济,以工代赈,尽量安置。

  皇帝也发了内帑作安置费,背井离乡的辽民还是免不了要吃苦遭罪。

  幸好有漕运的北起点通州这个大粮仓,能够就近调拔,才使辽民饿死者甚少。

  建仓库、修官衙、缮城池、平道路、兴修水利……

  各地官府按照朝廷的指示,趁着春暖时节,趁着工价大降,纷纷开始大搞基建。

  同时,各地官府还号召鼓励境内的富户盖房修屋,挖池建园,以安置更多的辽民。

  没办法不卖力呀,皇帝已经下了圣旨,并派东厂番子明察暗访;都察院也派出御史巡察,哪个地方做得不好,这官也就不用当了。
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